1944年初,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他们的形势愈发危急。为了扭转战局,日军决定发动一场最后的“大规模进攻”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即豫湘桂战役。这场战役汇集了三四十万兵力,目的是打通亚洲大陆的交通线。由于国民党军准备不足,刚一接触便溃败,损失惨重,几十万人死伤,140多座城市先后被日军占领。
1944年4月,日军占领了位于嵩山脚下的登封县,少林寺也位于该地。尽管日军兵力不足,他们并没有立即骚扰这里。起初,少林寺的僧人们和日军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平静。然而,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八路军开始在登封地区展开抗日活动。
1944年10月,皮定均将军带领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路经少林寺时,发生了一场误会,险些与寺里的僧人发生冲突。后来,皮定均与寺中的地下党员韦念铭一起向寺庙主持贞绪禅师及其他僧人解释了八路军的抗日立场。经过沟通,少林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支持抗日武装。这一过程在皮定均的回忆录《中岳风雷》中有详细描述,澄清了后来的误传。
展开剩余72%事实上,少林寺自1941年起由贞绪禅师出资办学,创办了“少林中学”,教授寺内僧人及周边穷人文化。国民政府也对少林寺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许多地下党员曾在这里秘密工作。随着八路军与少林寺的合作关系逐渐深入,少林寺成为了我方干部南北往来的重要中转站。
少林寺的僧人们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少林寺的大和尚释德禅听说抗日干部在寺里过夜后,立刻安排弟子做好保密和保护工作。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释德禅的弟子,如释永贵和释行香,都亲自护送我方干部安全下山。
此外,少林寺还秘密成立了少林区抗日政府,并与偃师县政府协作,韦念铭担任区长,释永贵担任副区长。区内的抗日武装力量吸纳了大量寺内年轻和尚,他们不仅精通武艺,还通过学习枪法成为我方的战斗力量。释行方等人更是屡次为抗日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少林寺也并非全是正直的僧人。1944年11月,部分投敌的僧人——即“少林败类”,与日伪军勾结,试图带领伪军上山捉拿抗日干部。所幸,这些叛徒被释行方发现,他巧妙地引导敌人远离了真正的目标,成功保护了抗日干部。
在1944年底,日军开始对少林寺进行“扫荡”,准备消除这一抗日据点。少林寺的抗日武装在地理优势下准备迎战,敌人虽然人数不少,但在我方精心布置的工事和少林僧人出色的战斗技巧面前,几乎毫无胜算。战斗中,少林寺的武僧们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尤其是释行方和释行书等人的武艺,使得敌人陷入困境。
在战斗中,虽然少林僧人中有人因“不杀生”的教义初时犹豫,但很快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奋勇开火,成功击退了敌人。尤其是释行章等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使得敌人伤亡惨重。
战斗结束后,少林寺僧人们继续参与抗日活动,包括保护登封夏收和抵抗敌人的抢粮行动。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少林寺最终被八路军收复,许多僧人随后南下参加解放战争,直至再也没有返回少林寺。
通过这场战斗,少林寺不仅以其深厚的武术功底和顽强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于:天津市凤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